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在一个温暖的春日,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踏入了同一个公园。
然而,他们离开后的感受却大相径庭。
第一个人,步入公园后,不幸看到了狗屎。
于是,为了证明公园很脏,他四处寻找那些隐藏在花丛中的狗屎,注意力被其牢牢吸引。
最后,他愤愤不平地离开,发誓再也不踏入这个“又脏又臭”的地方。
与此同时,第二个人也走进了这个公园。
他也看到了那些狗屎,但他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或改变方向。
相反,他选择绕过这些不完美,将目光投向那些盛开的花朵、摇曳的树木,还有那扑面而来的芬芳。
他的心灵被公园的生机和美丽深深吸引,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画卷之中。
最后,他带着满足和喜悦的心情离开,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公园的美好回忆。
其实,公园中的狗屎和美景,正如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美好。
你关注什么,就会得到什么。
婚姻中,亦是如此。
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·戈特曼,在婚姻和家庭关系研究领域有着超过40年的丰富经验,被誉为“婚姻教皇”和“情感界的爱因斯坦”。
在他的“爱情实验室”中,他只需观察一对夫妻相处15分钟,便能预测他们的婚姻能否长久,准确率高达90%以上。
最初,他把重心放在如何处理夫妻分歧和改善沟通方式上。
但在系统研究650对夫妻之后,戈特曼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:
“提高婚姻舒适度的关键不在于你如何处理分歧,而在于当你们不争吵的时候,你们是怎样相处的。
即你们正常相处的过程中的生活方式——是否为了巩固夫妻友谊持续努力,这才是所有婚姻的核心。”
为“情感银行”存钱
艾丽森与她的丈夫,曾满怀对婚姻的无限憧憬与期待。
然而,随着婚姻的深入,特别是在孩子降生后,工作和育儿的双重压力,如巨石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而在日常生活的决策上,他们也经常面临分歧:
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?
疫情防控期间,要不要跟朋友见面?
孩子在附近骑单车时,要不要让他们戴口罩?
这些分歧,如同火药桶一般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激烈的争吵。
尽管他们努力试着解决,但每次都被新的问题打断。
旧的纷争尚未平息,新的生活琐事又接踵而至。
连续不断的压力和挑战,让他们仿佛身陷一团乱麻,不仅生活变得杂乱无章,情绪也时常陷入波动之中。
在这样的困境下,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,甚至开始质疑这段婚姻的意义。
然而,由于专家的介入,又让他们在忙碌与压力的围困下,寻得了一线生机。
问题的解决之道简单却高效,极大地缓和了他们一度紧张的关系。
为此,艾丽森感慨地说,虽然还有很多事要处理,但感觉两人又站在同一阵线了。
戈特曼教授曾提出:
在成功的婚姻关系中,夫妻间的正面互动与消极互动之比通常为5:1。
这意味着,为了维持一个健康的关系,夫妻需要确保每一次冲突或消极交流,至少有五个积极的互动来抵消其负面影响。
基于这一理念,戈特曼教授引入了“情感银行”的隐喻。
婚姻关系的维系,可以被视为夫妻双方共同管理一个“情感银行”。
每一次你们相互表达爱意、给予支持和鼓励时,就如同在这个银行里存入了一笔笔“情感资金”。
这些正面的互动,如同闪闪发光的金币,堆积在你们的账户里,为你们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但是,当你们遇到争执、不满或者失望时,就像是从情感银行的账户中取出一笔笔“资金”。
这些消极的互动虽然难以避免,但会消耗你们之前积累的情感储备。
如果你们的情感银行里总是存款多于取款,那么你们的关系将如同根深叶茂的大树,坚韧而充满生机。
反之,若缺少足够的存款来应对生活的挑战,那么关系就会面临危机。
对于艾丽森夫妇来说,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、维持婚姻稳定,正是因为他们成功找到了一些方式,为“情感银行”存入更多的“情感资金”。
积极回应的力量
一对夫妻会不会离婚,往往并非偶然,而是在沟通方式上就有迹可循。
约翰·戈特曼教授,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,追踪了130对新婚夫妇的生活后发现:
那些最终走向离婚的夫妇,在回应伴侣沟通邀请上的比例仅为33%,相较之下,那些婚姻稳定的伴侣则高达86%的响应率。
这里的“沟通邀请”,是指伴侣间通过各种方式发出的交流意愿,可能是一个动作、一句话语,或者一个眼神。
而“响应”,则意味着当一方传达出这样的邀请时,另一方能够敏锐地捕捉到,并给予正面且积极的回应。
这种回应,可以是言语上的,比如:
“你看起来有些心事,能和我分享吗?”
也可以是非言语的,比如一个拥抱或一个安抚的动作。
积极响应的力量,无疑是显著的。
正如戈特曼教授所说:
“一对伴侣正确处理危机和修复关系的能力,也取决于此前他们响应沟通邀请的频率。
响应得越多,对彼此就会越宽容,哪怕在矛盾中也是如此。”
他分享了自己34年婚姻生活的亲身体会,与刚结婚时相比,现在他们越来越少陷入沉默和冷战。
即使在两人发生口角、即将爆发时,也很难做到躲起来生闷气。
这是为什么?
因为他的脑海里总是会出现一个声音:
记得上周你生病了,她过来看你,还给你倒茶吗?
记得那天早上你的笑话逗得她哈哈大笑吗?
记得今天早些时候,她百忙